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卓,董卓,东庄在线阅读 - 魏武侯胸怀逊色,楚悼王,吴起变法

魏武侯胸怀逊色,楚悼王,吴起变法

    魏文侯去世,武侯新立,魏国忙于内部斗争,各国趁乘机纷纷发难;齐,楚乘机攻占被魏所夺的土地,赵,韩自保尚且可以,中山恒公备军征战中山,准备复国;秦惠公乘机攻打河西,经过两年征战占领河西大片领土,控制禹门口地区,从此“魏日益削,秦日益大”。

    魏国一片大乱,武侯心力交瘁,心乱如麻。这时想起初登大位之时与吴起的对话

    魏武侯曾问吴起:“国君继位之后第一年改称“元年”是什么含义呢?”

    吴起说:“元年就是国君必须要行事谨慎。”

    武侯问:“如何行事谨慎?”

    吴起说:“君主必须端正自身。”

    武侯又问:“君主怎样端正自身呢?”

    吴起回答说:“君主要明智,心智不明的话,有什么办法端正自身呢?要做到明智就应当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使自己的心智聪明。古代国君一开始处理国政时,士大夫如有进言,士人如有请见,百姓如有请求,君主一定满足他们;公族如果有人来请安,问候,一定接见他们,四方人士前来投奔都不会拒绝,这就是君主言路不受堵塞,双眼不受蒙蔽的方法。君主分赏俸禄必须周到,使用刑罚必须恰当。一定要宅心仁厚,时常惦记着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祸患,这样就不会失去民心;君主自身的作风要正派,亲信大臣必须亲自挑选任用,大夫不能兼任其他职务,管理百姓的权利不能掌握在一个家族手里,这样君主就不会失去权利。这都是《春秋》中的嘱咐,也是君王继位后第一年必须做的大事”

    魏武侯再次重用吴起为河西郡守。吴起征战河西,与士兵穿同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坐骑乘,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与士兵同甘共苦,很快便大败秦军,收复河西之地。

    河西收复之后,魏武侯带领百官亲自到河西来犒赏三军。魏武侯问吴起:“赏罚严明就可以打胜仗了吗?”

    吴起说:“赏罚严明这件事,我不能详细地说明,虽然这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依靠它。发号施令,人们乐于听从,出兵打仗,人们乐于参战,冲锋陷阵,人们乐于效死。这三点才是君主所依靠的。”

    武侯说:“怎样才能做到呢?”

    吴起回答说:“您应该选拔有功人员,举行盛大宴会款待他们,这对无功的人也是一种勉励。”

    于是魏武侯设席于祖庙,分三排座位宴请士大夫,立上等功的坐前排,用上等酒席和珍贵餐具,猪,牛,羊,三牲俱全;二等功的坐中排,酒席,餐具较为差些;没有功的坐后排,只有酒席没有贵重餐具。宴后出来,又在庙门外赏赐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也按功劳大小而分列;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每年派人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表示心里没有忘记他们。

    吴起随武侯一同巡游河西前线,武侯感慨道:“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稳固吗?”

    武侯身边的大臣连忙附和:“是啊!当年晋国就是凭借这雄山峻岭,才能称霸百年。如果君侯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必然称霸天下!”

    吴起气愤地说:“我们君主的言论是危国之言,可是你们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

    武侯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

    吴起说:“河山的险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从不在河山险要处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其北,衡山处其南;虽有这些天险依仗,可政事确处理不好,结果大禹赶走了他们。夏桀的国家,左边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的北部,伊水和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成汤攻破了。商纣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是漳水和滏水,前面对着黄河,后面靠着山,虽然有这样的天险,然而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再说您亲自率领我们占领,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城墙不够高?人手不够多?然而您能够攻破它们,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政治昏聩,腐败的缘故吗?9由此看来,靠着山河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

    武侯说:“好!我今天听到圣哲的言论了,河西的政务就全部托付给您了。”重用吴起为河西郡守,西河守将。

    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榆关(今河南新郑东北),楚悼王厚赂于秦,请求秦国援助。秦惠公出兵攻占韩国六邑之后,率50万大军攻击魏国阳晋,魏国士卒听到消息之后,不待官吏命令,就自动穿戴盔甲,勇抗秦军数以万计。魏武侯召见吴起说:“您教给我的励士之法起作用了,但魏与齐,楚两线作战(公元前391年齐代魏取襄阳),实在抽调不出兵力来抵抗秦军50万大军的进攻,该怎么办呢?”

    吴起说:“我听说人有短处,有长处,士气也有盛有衰,您不妨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让我率领去抵挡秦军,如果不胜,我甘愿被天下诸侯所耻笑,丧失权威于天下。这就好比现在有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虽派一千人去追捕他,这一千人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这是为什么呢?都怕他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所以一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像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

    于是魏武侯采纳了吴起的意见,并加派五百战车,三千战骑交给吴起指挥。作战的前一天,吴起命令士兵说:“众将士听令,此番与秦军作战,无论车,骑,步兵,如果车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战车,骑兵不能俘获敌人的骑兵,步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步兵,即使打败敌人也不算有功。”率领士卒出击秦军,作战当天号令不多确战火辉煌,大破秦军50万,威震天下。

    吴起战功显赫,魏国大夫公叔痤对吴起非常畏忌,在田文去世之后,娶了魏国公主为妻的公叔痤继任为相,自知能力不及吴起,便想加害于他。公叔痤有个仆人说:“吴起很容易除掉。”

    公叔痤说:“如何下手?

    仆人说:“吴起为人克守节cao,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向国君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爵一级的小国,而且和强大的秦国接壤,臣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国君必然要问:那怎么办?您就乘机向国君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愿意留在魏国,必然欣然接受,如果不愿意留在魏国,必定辞谢,以此就可以试探他的想法。然后再亲自将吴起请到您的府上,让公主故意发难而轻谩你,吴起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遭到轻贱,就会辞而不受。”于是公叔痤依计行事,吴起果然因看见公主轻谩公叔痤而辞谢魏武侯。魏武侯也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

    公元前386年,秦惠公薨殁,秦出子立,出子尚在襁褓之中(才一岁多),母后小主夫人掌权,秦国朝局不稳,吴起乘机攻秦,深入秦国腹地。也就是这一年,田和被封为齐侯,实现了“田氏代齐”的愿望。赵敬侯迁都邯郸,赵武子赵朝不听调令,乘机作乱,魏武侯认为有机可乘,接纳赵朝,并帮其攻打邯郸。公叔痤乘机进献谗言说:“吴起在河西经营多年,恐怕时间久了像赵朝一样不听调令,怎么办呢?不如将吴起调入北线作为攻赵的主将,必将取胜于赵,借机换防河西守将,岂不一举两得?”于是魏武侯召唤吴起进宫听调。吴起从河西前线布置完毕之后便起身上路,行至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时,停下车回头遥望河西郡,眼泪一行一行流了下来。他的车夫对他说:“我私下观察您的心志,把舍弃天下看得就像扔掉鞋子一样,如今您离开河西郡,却流下了眼泪,这是什么缘故?”

    吴起说:“你不知道,如果君侯信任我,让我尽自己的才能效力魏国,那么我就可以帮助君侯成就王业,如果君侯听信小人谗言不信任我,河西郡被秦国攻取的日子就不会太久,魏国从此就要削弱了!”吴起思前想后,决定逃离魏国,奔走楚国。

    楚悼王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但屡次征战都败于秦及三晋联军。先后失去了南郑,大梁,榆关等战略要地,极想摆脱这种困境,但自己又拿不出良策,不知如何下手。更令他伤脑筋的是,没有一个大臣能替他分忧解难,屈,景,昭三大贵族掌握要职,依仗权势,欺压百姓,连楚悼王也要让他们三分,但他们在治理国家,抵御外辱方面却没有任何办法。楚悼王羡慕先辈们有贤臣辅佐,积极寻访物色合适人选,但始终没有找到。吴起的到来令楚悼王感到非常地高兴,因此用隆重的礼节和最高的规格接待了‘吴起。吴起离开魏国托付墨家三派的楚国邓陵子一派将其家人,子女,改装易术,隐藏于墨家各机关,隐姓埋名,潜藏于魏国,以待后变。

    楚悼王对吴起奔楚的真实意图有些怀疑,心想:像吴起这样的奇才,魏国怎么会放他走呢?于是在接待吴起的宴会上试探性地问吴起:“将军为魏国建立了那么多功勋,魏国怎么舍得将军――”

    吴起回答说:“不瞒大王,要还是魏文侯在世,我又怎么舍得离开魏国,现在的魏国国君魏击听信小人谗言,使下臣没有立足之地,这样我才来投奔大王。”

    楚悼王喜形于色,拍手赞道:“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天佑我楚国!欢迎将军,将军能来楚国真是本王万世修来的福分哪!”

    悼王口里说着欢迎的话,心里确盘算,吴起来楚到底是真是假?本想马上任命她为令尹,一来怕吴起不一定真心,二来怕众臣不服,便对吴起说:“听说将军在魏国担任河西郡守多年,将河西治理得民富兵强,政治清明,富庶异常,现在我们的宛城太守年老多病,楚地无人能胜任此职,能否烦劳将军到宛城做个太守呢?”吴起欣然答应。楚悼王也确实希望吴起能在宛城先做个太守,将宛城治理好,给各地做个榜样,一来可以要求其他各地效法,二来也可表明吴起对楚国的忠心。如若宛城大治就可以更加重用吴起,任命他为令尹来治理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