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家立业完美的梦
李敬结束了他的学徒生活后,他不愿子承父业接着去管理酒厂,心心念念想办纺织厂。父亲虽然知道自己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厂子的设备也“家值万贯”了,却没有人来承接,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停业。但是父亲没有阻止他,这么多年来,他见儿子一门心思地鼓捣纺织这行,而且看来他对这行已经很熟悉了。人各有志难勉强,就按他的愿望去发展吧。再说,他在这个家一直是时隐时现,好不容易现在安心不走了,万事都顺着他吧,守在眼底,总比在外面跑放心。 再说李敬,回来后曾一度积极性很高地想自己办纺织厂,但是,资金的来源,厂地的建设,人员的培训和所有设备的添置,都不是一下能办得到的。他就把他的苦衷向他的父亲说了,他父亲说:“你要先和别人合作,条件成熟了自己再办。” 父亲的建议,正合他的心意。李敬就寻思,想寻个合作的厂子。 一天,李敬父亲见到了文元的岳父,两个老相识谈闲话的过程中谈起了李敬的情况,李敬的父亲还热情地把文元的岳父领回自己家中,让他看了李敬的“工厂”。文元岳父看完后,大为惊讶,说:“这样的专业人才是很难得的,如不嫌小厂简陋,邀请他来共同发展。” 接着就见了面,经过谈话,李敬表示愿意合作,以技术入股。 听完岳父的介绍,文元欣喜万分。这时他才明白,岳父并没有完全放弃他自己苦心经营的工厂,而是时刻密切地关注着它。于是在岳父的主持下,他和李敬签订了合作合同。 那李敬确实不负他们的所望,半年下来,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使工厂的机械设备,人员安排,管理制度来了个全新的改变。而且扩大了工厂,增加了机器,生产效益和工人待遇都提高了,但工人工作时间却缩短了。 不久,经李敬介绍又来了一位青年,那就是李敬的师弟,那个和他一块儿在黄奶奶那儿学徒的陈旭东,他也是一位朝气蓬勃而且勤劳肯干的人。文元见这两个青年都长得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举止不俗,给人的印象极佳。 文元和他们相处一年多后,突然觉得这么多年来,自己管理工厂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从来不敢有一点创新,是多么小家子器呀!为什么就不敢有点开拓精神?如今他这个老行家,竟在这两个比自己孩子年龄还小的青年面前大大逊色。渐渐地他就喜欢上了这两个青年。思考多时,他决定聘请他们为自家人。这时候,他想起了他那两位美而慧的侄女——荣蓉和荣茹。对!把荣蓉介绍给李敬,把荣茹介绍给陈旭东。 这件事该怎样说怎样做,文元不知道。这时,他又想请岳父出山,这次请他出山是想让他当月老,请他在自己的两位侄女和这两位青年脚上拴上婚姻的红线。出乎他意料的是,岳父爽快地答应了,表示马上可以找他们谈谈。 老人是怎样和他们谈的,谈了些什么,文元不清楚,清楚的是两位青年对岳父说:“他们曾在‘远方国家’呆过,世界是奇妙的,不可想的。所以,不想让传统礼教约束自己,对于有的青年在洞房花烛夜时才第一次见面,认为这是落后和愚昧的,甚至是可悲的,他们绝不受这种传统观念的约束,婚姻的前提是自己满意,所以必须先见对方。” 这应该是个合理的,也是基本的要求,要知道文元也是个开明人士,他对两位青年的要求既理解又支持。他立即忙里抽空,带着两位青年,骑着快马回到老家来。 向上次一样,文元一回来,村里很多人跑来看望,中元家挤了个进出两难,荣蓉荣茹和嫂子们烧水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人渐渐散去后,荣蓉和荣茹走近文元,向三叔问好,这时候,人们看到了使人惊讶的一幕。二位姑娘看到身旁坐着两位小伙子,荣蓉一脸惊讶地叫了一声“李敬!” 而荣茹也欢喜异常地指着陈旭东说:“好你个陈旭东!”· 两位小伙子却不约而同的分别喊道:“荣蓉!”“荣茹!” 在场的人惊呆了,文元惊得张大了口合不拢,他还没来得及给两方作介绍,他们都各自喊出了对方的名字,岂不怪哉!这时,家中几个声音同时发出了相同的问话:“你们认识?” “很熟悉,经常在一块玩。”李敬脱口就说。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荣蓉,她肯定地点了点头。 陈旭东则说:“荣茹,你那把扇子我还给你保存着,只要你再写一首诗,我就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