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邯郸郭鸿
“臣元纪参见陛下。” “臣郭鸿参见陛下。” 李瑁在大帐中坐定,侍卫便领着元纪和郭鸿二人入内,两人方一进帐便俯身拜道。 李瑁抬了抬手,示意两人起身,而后看着郭鸿问道:“郭卿家是故郭少保的长子?” 郭鸿听得李瑁发问,忙躬身回道:“家父正是故太子少保元振公” 李瑁听了郭鸿的话,点了点头,感叹道:“郭少保乃前朝良将,三朝元老,朕年少时便曾听闻代国公在西北的功绩,心向往之,无奈朕晚生了几年,未能识荆。” 郭元振殁于先天二年,而那时李瑁之母武惠妃尚未入宫,自然也就没有李瑁,故而李瑁有此一说。 郭元振虽为前朝大将,但末年曾开罪过李隆基,惨遭流放,后来虽被赦免,重新得用,但依旧郁郁而终。 李瑁所言真假郭鸿自然不知,但李瑁的态度却是很清楚了,他用来敲门的一万石粮草起了作用。 “家父之功,不意陛下竟还记得。”郭鸿激动地拜道。 李瑁笑道:“郭少保乃国之干臣,其功朕自然不会忘。不过说来郭卿家倒也有乃父之风,如此时候正是河北人患,粮草难济之时,郭卿家的一万石粮草可谓雪中送炭了呀,朕代河北百姓谢过了。” 郭鸿听得李瑁夸奖,忙谦虚道:“臣乃大唐子民,河北百姓有难,臣自当出一份力,岂能当得陛下一个谢字,陛下实在是折煞臣了。” 李瑁听了郭鸿的话,若有所指地叹道:“唉,郭卿家真乃我大唐忠良,若是人人能有郭卿家这般通晓大体,朕真不知能省多少心力。” 郭鸿听到李瑁的话,眼中一丝亮光,李瑁的话似乎别有他意,于是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瑁回道:“河北百姓遭难,朕为救百姓,派人前往各河北豪绅世家处借粮,然大多人却不理解朕的用心,朕为此很是头疼。” 李瑁口中所说之人是谁,郭鸿很是清楚,而郭鸿此次也正是冲着此人来的,这一点想必元纪之前是同李瑁提过的,而此人正是与郭氏同处邯郸的斥丘戴氏。 戴氏亦是邯郸世家,而且比起郭氏丝毫不下。 斥丘戴氏乃邯郸,甚至整个河北第一等世家,起于西汉时戴德和戴圣叔侄俩人。戴德、戴圣人称大小戴,四书五经之一的《礼》便是重经这叔侄二人之手传下,而后发扬光大,所以说戴氏可谓渊源极深,在邯郸也颇有实力,号“注礼名家,传承千年。 然一山不容二虎,郭氏出自馆陶,而戴氏出自斥丘,两地相去极近,故而两家时常生些事端,族人也总是很不对付,近年来因为邯郸世家魁首的位置更是闹得欢地很。 邯郸世家之但凡提起,众人言及多言郭氏,但因为早年郭元振被流放之事,郭氏名望受损,戴氏正彼消己长,今年来声名大振,隐隐有些要取代郭氏的意思,这叫郭鸿很是不安,故而一直思索良机反击,而此次李瑁征粮,便被郭鸿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李瑁遣人至地方征粮,戴氏曾起头邯郸世家门阀抗拒,为邯郸甚至整个魏州的征粮之事带来阻力,自然也惹得李瑁很是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