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临行准备
开窑成功后,顾春衣决定开始成批量的烧制,一开始宋锦瑜并不同意,因为这种创新如果走大众路线的话,价格不会昂贵,在顾春衣的坚持并参考了几个陶器大师的意见后,决定分两条路线走: 一是把设计出的是高端艺术品的陶器用最好的原料编号并限量烧制,设计大师还要以字号落款,该作品通过诗会、赏花会宣传,以拍卖形式或赠予方式,走进世家权贵甚至上供朝庭,孤品不卖; 二是普通的用品如茶壶等用普通的原料大量烧制,价格底让普通人家也有能力消费得起。 烧制出来的作品经几位陶器专家鉴定,的确在这个时空上目前是没有出现过的。因此掌握这种垄断工艺的技术匠人很是重要。按照宋锦瑜的想法,掌握技术的陶器大师和他们的徒弟,以及新招的窑工直接买了死契了事。 听到并见证了顾春衣对陶瓷的梦想,这些陶器大师已经同意签订死契,对热爱的的艺术大师来说,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想过的创作,能跟在顾春衣的身边,此生无憾。 至于他们眼中顾春衣只是一个12岁的小丫头,这根本不是个事,对他们而言,顾春衣创作的作品就是整个王朝的顶级大师都无法创作出来的作品,这才是大师,别说只是卖身就能跟在身边学习,就是顾春衣要求他们侍奉她尊她为师他们也毫无怨言。 何况顾春衣的行事从没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小孩。 顾春衣并不同意这样处事,艺术家应该有他们的骄傲和自由,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因此她草拟了用工协议,在协议里顾春衣规定,若大师愿意离去的话可以随时离去,只是在一定的时限内不得透露并使用这些技术,并详细规定了双方权利义务和惩罚条款。 宋锦瑜看过保密协议后两眼发光,做为一个曾经的翰林学士、天子侍召,他知道当时的律法极其简单,刑法是重中之重,但民商法大多是俗成约定,很少这样的明确的条款。 从试烧成功到正式生产,还有一段路程要走,顾春衣把自己这段时间所记下的相关内容和注意要点整理一遍,交由周师傅保管,并允许其他陶器师傅学习。 几个陶器师傅激动得象小孩子那样又蹦又跳,一般的技艺大家多敝帚自珍,顾春衣的技艺做为家族传承也不为过,而她却毫不保留毫无代价地拿了出来。 加上不用签死契,自己包括后代都是自由之身,以后若有能力还可以参加科考,心里面对陶坊更是尽心几分。 顾春衣决定,她若不在陶坊时由周大海师傅全权代理,并分设了各个工序的管事,周大海师傅虽然表面嘻嘻哈哈的,但做事时极其认真,一丝不苟。 以顾春衣的女子身份,并不适合一直在陶坊,何况她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理。 她想去趟广平城昌平县,且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可以想像的是,等茶壶烧制成功并行销到全国的时候,茶叶的销量会跟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