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北方以及后金此时的形势
尽管那时的局势对于天启皇帝来说是个必死之局,而且天启皇帝也最终不出所料的和他的前辈正德皇帝一样落水后病死,但在他死之前北方的形势还是不错的。 尽管天灾不断,但粮价并没有上涨太多,整个北方地区的粮价从来没有超过一两银子一担,和崇祯皇帝时期动辄三四两的粮价是没法比的。 现在,尽管天启皇帝已经去世了,崇祯皇帝也上台了。但魏公公和阉党的势力仍在,所以以范永斗为首的晋商还是不敢向关外走私,因为他知道,锦衣卫已经钉上他们了,只要他们有所动作,那锦衣卫肯定就会采到行动。到时,证据确凿之下,即使东林党上台也不好帮他们洗清,再说了,这么长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十天半月的时间的。 所以,从他们那里采购的粮食还在不断的向灾区运,在这种情况下,灾区的情况基本上稳定。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只要有一线的希望他们就不会造反的。 尽管由于一些官员的贪污和胡作非为,造成了如天启七年三月时,王二杀官造反,但和崇祯时期应者如云的情况相反,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响应。王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拉着队伍去了附近的山上做了山大王。 而天启皇帝也没有下旨意要官兵围剿他们,连给建奴走私的官员他都能给人家改正的机会,何况王二等人是因为官府的错误而造成人家不得不反呢? 所以,在了解这个情况后,由于犯事的县官一家已经在王二的造反过程中被杀,所以天启皇帝的处理就是发了一个通报,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官员不好好做事,造成灾民活不下去,这个县官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他还对当地的知府进行了警告。 而王二等人呢?等了好长时间,没想到皇上竟然是这样处理的。再加上他们抢来的粮食本来就不多,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再次下山,还去官府的赈灾点去领粮食。而新来的县官呢?好像不知道此事一样,只是忙着赈灾,对王二等人是不闻不问。 因为天启皇帝给他的旨意就没让他去围剿王二,所以,他也不愿意多此一举。天启皇帝和这个县官都明白,只要这些人有吃的,那他们慢慢的就会重新做回普通的百姓的。 当然,事实也和他们估计得差不多。因为干旱的原因,不要说山上了,就是平原也因为天不下雨而种不成庄稼,所以,这个地方的大部分人都是靠着官府的救济活着。 王二这些人也不例外,虽然说他们在上次杀官造反过程中抢了一点粮食,但在只出不进的情况下,这些粮食顶不了多长时间。况且,在有官府的救济粮可吃的情况下,他们何必要吃这些粮食呢?毕竟这时的粮食可是比金银都要重要,所以王二他们也想把这些粮食存起来,以备万一。 还别说,真实的历史上,他们的这些粮食还最终发挥了作用。因为从崇祯皇帝在开始杀阉党的人开始,就再也没有赈过灾了。 而现在,每天都去官府的赈灾点领粮食的他们就是一伙普通的灾民,我想如果情况一直这样下去的话,那等天气好转后,王二等人肯定又回去做农民了。 灾情最重的陕西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北方其他地方了。虽然比不上南方,但大家的生活基本上还能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