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清江浦(三)
雨还在无休止地下着,虽然看不清外面的情形,可黄河水咆哮的声音还是让人心中寒。 此刻,一艘大官船正行驶在黄河睢宁段的水面上。船头悬挂的大红灯笼早已经被雨水泼熄灭,只一微光从船舱里透出。 船在风雨中剧烈颠簸,船工们都惊慌地叫了起来:“抓牢了,抓牢了!” 满船的事物都在摇晃,桌子椅子都在忽左忽右地移动,甲板格致着响,让人担心也许就在下一刻这艘大船就会散做一堆碎片。 船舱里有两个人,一个中一青,中年那人身穿六品官服,年轻那人则是一个七品官。 这样的大风大浪实属罕见,年轻人已经吓得面色白,伸出手抓着舱壁,口中出一阵干呕的声音,显是晕得厉害。他不住地叫道:“夏大人,这水涨得厉害,不如靠在堤坝上,等雨一些再走不迟。” 同年轻官员的惊慌失措不同,那个中年人却一脸平静地坐在一张椅子上看书。却见他叉开双腿,整个人就像是钉子一般钉在那里,好象外面的水声和雨声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听到年轻官员这么,那个姓夏的中年官员着才将头从书本里抬起来,目光落到年轻人身上,朗声道:“付大人真是糊涂了,本官从清江浦来睢宁就是为视察这里的河防的,眼见着这黄河水已经大成这个样子,睢宁那边定然吃紧。此时不去,难道还等风平浪近,大水退去才继续前进。笑话,真是笑话?就算是真遇到危险,那是我等职责所在。我等都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真能死在任上,也得其所哉!付林,你是正德十三年的进士吧?” 那个叫付林的七品官回答道:“回夏大人的话,付林正是正德十三年的同进士出身。” “大凡能中进士者,无不是饱学之士,读了一辈子圣贤还不明白着做人做官的道理?”夏大人哼了一声。 付林被夏大人这一番话得面红耳赤,半天才低头道:“大人得是,付林羞愧。” 那个夏大人笑着将书放在身边那张摇晃不定的桌子上,温和地:“其实本官也不是在责怪你,人青年之时,心志未定,心中浩气尚未养成,遇到事自然是有些慌乱。想我夏言当初只怕还不如你呢!” “夏大人胸有浩气静气,付林佩服。”付林由衷地:“大人不愧是做过给事中的,一遇到大事,比起普通人来,却要沉稳许多。” 没错,这人就是明朝的一代名臣夏言,他本是兵部给事中,如今刚得了朝廷任命,来淮安任南河总理河道。几日前,他接到睢宁知县方尚祖的公函睢宁的黄河堤坝有不稳的迹象,心中不安,决定亲自过来看看。 听到付林的恭维,夏言只笑了笑。他做了十多年官,又一直做言官,成日干得都是教训人给人挑错的活儿,起话来也很难听。这次下到地方上来做官,自己的行事风格难免同地方官员们有些格格不入。 起来,这个付林在河道衙门中还算是一个清官,执身也正。要知道,河道衙门在外人看来,可是堆着金山银山的,只要你想,不需多,一个眼神过去,就有人将大把银子送上门来。可偏偏就是这个付林,手握派工派料的大权,却是一毫不取,到如今,除了一身官服,连见象样的袍子也没置办。 夏言摸了摸额头,心道:自己大概是对付林期望过高,对他也难免苛刻了些。却没想到付林毕竟是个年轻人,有的时候也需要鼓励。 想到这里,夏言神色缓和下来,问:“付林你可是晕船了?” 付林白着一张脸头:“是,下官本是河北人,一上船只觉得天旋地转,早就晕得找不到北了。” 夏言失笑:“却也是啊!你在河道衙门做官,若不会坐船将来还如何办差。对了,我教你一个法子可防晕船。” 付林奇道:“什么法子,还请教。” 夏言笑着指了指桌上的书,:“看书,一看书,心静了,自然就不晕了。还有,这本书很不错,你平日里可要多读,上面有治河的好法子。” 付林拿起那本书一看,正是孙淡所著的,便回答道:“夏大人,孙静远这书中是有一篇关于治河的方略,我们河道衙门的人几乎人手一本。” 夏言倒有些意外:“如何?” 付林:“孙静远孙大人的书自然是极好的,尤其是以坝束水,以水淘沙的法子前人之所未见,很能为人启。譬如这黄河水吧,一瓢河水半瓢沙。以前我等治河,一味筑吧,却不想这一带地势平坦,河水一到这里就缓了下来,水中的沙子也淤积下来。于是,以前的堤坝就不能用了,逼不得以只能不断加高河堤。如此一来,堤坝越修越高,黄河也逐渐变成了地上河。若遇到水大一些,若溃了堤,河水顺流而下,就不可收拾了。孙大人得好呀,与其驻堤,还不如让水流加,将沙子冲到大海里去。哎,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呢!” 他的话刚完,一个船工满身是水地走进舱来,跪在甲板上:“人见过二位大老爷。” 夏言问:“船工,可到睢宁了,我们好象已经在水上行了一天一夜了吧?” 船工回答道:“禀大人,我们从清江浦到这里已经行了一日一夜,如今已经到了睢宁地头,距离县城还有十四里地,若是在往常,顺风的话,半个时辰就到了。可是现在……” 所位清江浦其实就是南河河道衙门的所在,位于淮安城中。 这地方是南河河道衙门、南河漕运衙门所在,因此,在官场和航运界中,一起清江浦,大家都明白是特指南河河、漕衙门。 明朝的河道和漕运同清朝有所区别,清朝为了加强中央极权,将各地河道和漕运都统一起来变成单,n~e~独的两个衙门,总督都是二品大员,经常由一省的总督或者朝中的六部尚书兼任。而明朝的则将大运河的漕运和淮河和黄河的河道分成三段,北方段从北京到山东济宁,衙门先是设置在天津,后来转移至通州,称之为北河;济宁至郑州段称之为中河,衙门设置在济宁。而从济宁到镇江则被称之为南河衙门设置在淮安清江浦。 听船工的语气有些犹豫,夏言问:“可是什么?” 船工道:“前面一段的河道有些狭窄,水流太快,若勉强行船,只怕会有危险。人的命不值钱,丢了也是丢了,可若大人出了事,却……” 正着话,一股浪头涌来,船剧烈地晃了一下,付林再也忍不住,身体一低“哇!”一声将一口黄疸水吐了出来。 夏言心中叹息一声:“罢了,靠岸停船吧,走了一日一夜船,大家也累了,歇息片刻。” “遵命。”船工大概也是被这河上的风浪给吓住了,见夏言头,心中欢喜,忙退出去,落了锚将船靠在北岸。 来也怪,船刚一靠岸,刚才那真暴雨却停了,抬头一看,天上竟出现了一轮弯月。 大概也是在船中呆得烦闷了,夏言提议上岸去走走。 付林在船上已经被晃得找不到北,听可以上岸,如蒙大赦,忙陪夏言上了岸。 等一到岸上,夏言却觉不对,忙对船工喊道:“船工,怎么停在北岸了,这雨已经停了。若是在南岸,不过是十几里地,走着去也不过两个时辰。” “走路去?”那船工苦笑,“只怕大人走不到?” 夏言心中奇怪:“怎么走不到呢,我在衙门里看公文上写着,黄河睢宁段南岸可是去年新建的,清一色的青石大坝,走起来想必也爽利得很。” 船工低声道:“大人,有一句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夏言心中疑惑,温和地:“吧,吧,可是关于堤坝一事?” 付林也问:“南岸的堤坝又怎么了,去年河道衙门不是才拨下来六十多万两银子维修,河道衙门还专门派了工。一共有三十多里的河堤啊,全是青石所筑,结实得很。” 船工苦笑:“回二位大人的话,青石的确是青石,表面上是铺了一层。可里面全是夯土,有的地方图省事,连夯土也没用,就胡乱填了些沙土上去了事。这么大雨,这么大浪,只怕那堤坝早就被淘空了,什么时候溃堤鬼才知道。人上有老下有,全家上下八口人可都指望着人行船的那银子买米过活。若人死了,全家老也只有投在这黄河水里死了干净。人到不是怕死,可为了家里人,却是万万不肯将穿靠在南岸去送死的。” “什么!”听到这番话,就如同一道霹雳在夏言和付林脑子里炸开,二人同时大叫起来:“怎么会搞成这样,怎么可能这样,六十多万两银子,三十里堤坝,难道都是豆腐渣?” 船工头:“回二位大人的话,只怕连豆腐渣都不如。”